蘋果橘子

"一顆蘋果,用經濟學的剖刀切開,裡頭竟然是橘子"
這本書用到的經濟理論皆為簡單的供給與需求、資訊不對稱、道德危機等等,並無高深的總體經濟模型、複雜的方程式,但卻能對日常生活中人們存在許多偏見的觀念提出新的見解,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。
看完一本書總會有些心得,現在就來做個小練習^_<。 問題:為何大學生出席率比之高中、國中降低許多? 原因:1.升上大學以後經濟壓力提高,需依靠翹課打工維持生活。 2.大學社團種類繁多,玩社團玩的樂不思蜀。 3.地點離家過遠,通車時間過久。 4.缺乏父母管教的宿舍生活。 5.早上鬧鐘經常被他人按掉(這真的是相當不可抗拒) 6.拉肚子 7.頭痛 8.太晚睡 9.錯過計畫搭乘之公車,而改前往學校以外之目的地(非有意)。 10.捷運下站要轉公車時,突起之強烈思鄉念家的情緒。 11.親戚生病住院要去探望。 12.同學說不去所以自己也不想去。13.在家打魔獸。14.沒人知道在幹麻,就是不來上課。
研究對象為台北大學企管系,所做出之結果發現缺席率竟高於他系許多,深入研究之後發現,有3到5個男性離群值,其第五項以後之因素其佔缺席理由之比例竟高達百分之九十,遠離母體平均數好幾個標準差,其p-value遠遠小於所給定之99%的significtion level,對於整個母體分析準確性極低,故視其為個例探討,離群值由上到下分別為-娘君、石君、健忘君與宅君為造成統計嚴重偏差的原因,這時候切開蘋果發現的已經不是橘子,而是黑洞阿阿阿阿。(其實這篇只是想婊人而已XD)
留言
倒覺得比較像一個哲學家在玩弄經濟學 XD。